top of page

標本秀 |專業海洋清潔工

如果生態學和經濟學這兩個詞在詞源上如此接近,那也是因為牠們都深深植根於大自然之中。 事實上,為了最大限度地從環境中獲益,同時限制其成本,以便生存和繁殖,生物不斷在有意識地或無意識地做出決定。不同鄰居的物種也會「一起做生意」,就像我們的社會一樣,某些生意對雙方都更有利。 今天,我們將重點關注一種物種,牠找到了一種最有利自身生存的方法,同時也滿足了其他物種的需要。



𝘚𝘵𝘦𝘯𝘰𝘱𝘶𝘴 𝘩𝘪𝘴𝘱𝘪𝘥𝘶𝘴(Olivier,1811)呈現出一個紅白條紋的身體,上面佈滿刺,這也是牠俗名的起源:蝟蝦。牠們的俗名具有誤導性,實際上,牠們不是“真正的蝦”。 牠們是像蝦一樣的十足目甲殼類動物,有一對超長的白色觸角和一對巨大而帶有鉗子的第三對腿。 這些身體結構不僅賦予牠們引人注目的外觀,還提高了生存能力。 蝟蝦的自然範圍很大,主要分佈在全球熱帶和部分亞熱帶地區,尤其是印尼、澳大利亞等印太地區和加勒比海熱帶海域。



蝟蝦是一夫一妻制,這意味著牠們在繁殖季節會與同一個伴侶在一起,而不是多個伴侶。 然而,在這個物種的雄性的體型通常比雌性小,雄性與雌性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會在一起,有時持續2 到3 年,甚至在還處於幼年時就已經開始了——可以說是甲殼類動物的青春戀情 。雌性在選擇伴侶時有最終決定權,因此雄性需要展示自己的才能。 雄性會表演求愛舞蹈,透過擺動身體和触角以吸引異性。 如果雌性願意接受,牠會先蛻皮,然後在大約 12-48 小時後配對,讓雄性感受她最幼嫩的肌膚! 拋開笑話不談,事實上,在蛻皮後的24 小時內,雌性對雄性更具吸引力,從而增加了成功交配的機會。



如果您想尋找蝟蝦,那麼觀察牠們的最佳機會是在白天,牠們隱藏在海底洞穴和岩石縫隙中的時候。 作為夜間活動的物種,牠們喜歡在燈光和日間掠食者消失時尋找食物,以藻類、碎屑和魚的屍體為食物。 然而,在浩瀚的海洋中尋找食物可能有危險的,而且效率相當低,但帶蝟蝦演化出了一種原始且更有效的策略來獲取食物:清潔站! 牠會在洞穴的開口處揮動彩色的爪子和触角來向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宣傳其業務,以表明有提供清潔服務。 牠們會利用自己的大螯足(即帶有大爪子的一對腿)和多對較小的爪子作為清潔工具,清除魚身體,鰓和鰭上的寄生蟲和已經死亡的組織,以作為零食。 因此,蝟蝦和其他生物之間建立了互利共生的關係。



但繁榮的生意有着很大的競爭,同一地區可能棲息著數隻蝟蝦,從而增加了吸引顧客的競爭。 為了化解潛在的經濟戰爭,牠們會利用觸角溝通,並達成協議以確保其業務負責的區域,並成為地區唯一的服務供應商。 但當事態惡化時,就會以暴力解決問題。你們還記得牠們用來捕捉寄生蟲的大螯足嗎?如果“談判”不起作用,牠們就會利用螯足嚇跑敵人。 這種姿勢使牠看上去就像一位戴著拳擊手套的拳擊手,告訴別人自己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因而有“拳師蝦”的稱號。 蝟蝦對其他甲殼類動物的忍受程度較低,尤其是同類。 儘管存在着受傷或失去爪子或腿的風險,牠們依然會參與打鬥。 一般來說,牠們蛻皮後可以再生節肢,但重生的部位體積會比較小。 這可以說是為了維持生意的小犧牲。



欲了解更多精彩故事,歡迎於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社交媒體上報名參觀,與您的朋友和家人分享。


文:Alan Tsoi

Comentarios


Post: Blog2_Post

訂閱資訊

   多謝你的訂閱!

資助機構

ecf1.png

支持機構

HKU.jpg
logo_new.png

© 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   版權所有   網站《使用條款及細則》

合作機構

Untitled design - 2025-03-18T151026.606.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