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陌生的動物相遇通常會帶來愉快的經歷,但有時候牠們可能會為我們帶來不愉快的嗅覺體驗。有些動物以產生強烈氣味而聞名,而有「臭屁蟲」之稱的蝽(半翅目蝽科)甚至因牠們所釋放的臭味而得名。然而,我們先不要太早被牠們嚇怕,讓我們探索牠們產生這種氣味的背後的原因和方法。

相信你遇到討厭的氣味時會覺得反感,「臭屁蟲」的捕食者也是一樣對臭味非常厭惡。所以當「臭屁蟲」遇到危險時,牠們所釋放出帶有揮發性的分泌物就成為了牠們的防禦武器。除了帶有惡臭之外,那些分泌物還會產生灼燒感和討厭的味道。捕食者在經歷過一次不愉快的捕食遭遇後,就會學懂對牠們敬而遠之。除此之外,「臭屁蟲」的分泌物可能有著其他更令人驚訝的功能:用來聚集同類和吸引異性。也許,這些小昆蟲也會「臭味相投」!

「臭屁蟲」的臭味分泌物是於臭腺產生,而這些臭腺是位於成蟲的後胸及若蟲的腹部(若蟲是指蝽的幼年期)。以荔蝽𝘛𝘦𝘴𝘴𝘢𝘳𝘢𝘵𝘰𝘮𝘢 𝘱𝘢𝘱𝘪𝘭𝘭𝘰𝘴𝘪𝘭𝘭𝘰𝘴𝘢 (Drury, 1770) 為例,牠們的外觀在成長過程中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荔蝽成蟲的胸部腹面有一個開口(臭腺孔),帶有臭味的分泌物可以由此釋出,並於蒸發區 (evaporatorium) 促進氣味的傳播。

荔蝽𝘛. 𝘱𝘢𝘱𝘪𝘭𝘭𝘰𝘴𝘪𝘭𝘭𝘰𝘴𝘢 喜歡吮吸荔枝 𝘓𝘪𝘵𝘤𝘩𝘪 𝘤𝘩𝘪𝘯𝘦𝘯𝘴𝘪𝘴 和龍眼 𝘋𝘪𝘮𝘰𝘤𝘢𝘳𝘱𝘶𝘴 𝘭𝘰𝘯𝘨𝘢𝘯 的汁液,而牠們都是香港常見的果樹。所以,你很有可能會與荔蝽相遇。下次你遇見「臭屁蟲」時,切記眼看手勿動,否則受害的會是你的鼻子!
文︰ Jennifer Poon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