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禽在許多文化中被認為是雄偉的生物,是統治著天空的王者🦅。牠們象徵著力量、權力和自由,這歸功於牠們華麗的外表、敏銳的視力和優秀的飛行能力💪🏻。然而,並非所有物種都符合這種刻板印象,例如東方蜂鷹(𝘗𝘦𝘳𝘯𝘪𝘴 𝘱𝘵𝘪𝘭𝘰𝘳𝘩𝘺𝘯𝘤𝘩𝘶𝘴 Temminck, 1821)的外型及生存方式便與其他猛禽物種有所不同。今天就讓我們來探究一下東方蜂鷹的生存之道🤩。

東方蜂鷹是一種中大型猛禽,翼展達130至150厘米。雖然牠們羽毛的顏色存有個體差異,但牠們的頭部似鴿子,使其與眾不同,容易與其他猛禽區分開來。與大多數猛禽不同,蜂鷹主要以社會性蜂、蜜蜂和黃蜂的巢、幼蟲和蛹為主食🐝。東方蜂鷹是一種遷徙物種🏃🏻♀️💨,每年有大量個體從西伯利亞和日本遷徙到印度尼西亞,與一些蜜蜂物種的遷徙模式相似。這些蜜蜂如巨型蜜蜂(𝘈𝘱𝘪𝘴 𝘥𝘰𝘳𝘴𝘢𝘵𝘢 Fabricius, 1793)是東方蜂鷹的主要食物,該蜜蜂以其攻擊性和劇毒的蜇刺而聞名🥶。在眾多更安全的獵物選擇中,為什麼東方蜂鷹每年要飛行數百英里,冒著生命危險來捕食危險的蜜蜂😖?這歸功於牠們獨特的身體特徵和覓食行為,使牠們成為熟練的蜜蜂殺手🔎。

很多蜂鷹物種的羽毛具有絲狀結構,尤其是在眼睛周圍,這可能有助於敏感的部位免受蜂類的攻擊。成年東方蜂鷹臉部的鱗狀羽毛被認為可以防止蜇刺觸及臉部的皮膚,從而有助牠們掠奪蜂巢。與其他需要強而有力的喙來撕裂肉食的猛禽不同,東方蜂鷹使用喙來處理蜂巢,並從中取食幼蟲。因此,牠們的喙演化成更長、更狹窄的形狀,尖端有一個短鉤,可以從蜂巢中取出幼蟲。另外,東方蜂鷹喙上方的鼻孔長而狹窄,這可能也是一種保護機制,可以防止蜂類進入蜂鷹的鼻部組織🐦。

除了頭部的物理特徵外,東方蜂鷹還演化出獨特的腳和爪,使牠們成為捕獵蜂巢的專家。一般猛禽需要粗壯的爪來捕捉並制服獵物🦌,東方蜂鷹卻反其道而行。雖然牠們腳趾的抓力較弱,但勝在細長及非常靈活,使牠們能夠輕鬆地從蜂巢中取食幼蟲🧘🏻♀️。除了腳趾相對較長外,牠們第三和第四趾上的爪比其他爪稍微更長,有利於牠們挖出地下的黃蜂巢。由於巨型蜜蜂在大小(約17至20毫米長)和蜂群規模方面都是最大的野生蜜蜂物種,東方蜂鷹的特殊形態使其能夠獨佔這些富含營養的蜜蜂幼蟲作為主要食物。然而,這種演化也有代價。牠們的喙和爪較其他猛禽弱,使牠們沒有狩獵更大獵物的能力,真是一把雙刃劍!

東方蜂鷹獲取蜂巢的策略有兩種:1)掠食新空蜂巢,2)掠食活躍蜂巢。東方蜂鷹偏好在遷徙期間掠食巨型蜜蜂留下的空蜂巢。儘管掠食新空蜂巢是一種更安全的方式,但它的營養價值較低,其中包括一些發育不良的幼蟲😕。因此,蜂鷹也會在遷徙期以外掠食活躍蜂巢,這些蜂巢擁有蜂蜜、花粉和大量幼蟲等營養物質🤤。為了找到蜂巢的位置,東方蜂鷹會跟隨工蜂返回蜂巢👻。當牠在蜂巢附近盤旋時,蜜蜂能夠察覺到牠的存在並釋放費洛蒙,誘發蜂群中的其他蜜蜂對蜂巢附近移動的物體進行攻擊,以防止對巢穴構成威脅😡。一些經驗豐富的東方蜂鷹甚至會飛到附近有人或野生動物行走的地方,把攻擊轉移到其他生物上,真是一個聰明的策略!

如果你對東方蜂鷹獵食的方式感到著迷,一定要到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參觀,了解更多知識,並為可能目睹這有趣的猛禽做好準備!
文:Bonnie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