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標本秀 | 樹林中的午夜屠夫


你有聽過蜈蚣恐懼症嗎😱?它是與蜈蚣有關的陰影所引致的恐懼。今天,我們決定告訴您更多有關這隻生物的迷人趣事🤩,從而化解你們對牠的懼怕,以另一個角度來看待牠😲。


有些人對蜈蚣產生極大恐懼,因為牠們擁有數之不盡的腿🦵🏼,令人們感到萬分搔癢... 但有趣 的是,這種令人生畏的外表正是牠們的特徵所在。蜈蚣屬於節肢動物門,這意味著牠們擁有由甲殼素製成的外骨骼🤖,這角質層堅硬無比。而蜈蚣可以被更進一步分類為多足類動物,這類動物更包括千足蟲(雙足綱)等野外常見生物。在廣東話裏,我們,尤其是老一輩,有時會稱蜈蚣為百足蟲💯,但這個詞彙其實不太準確:首先,蜈蚣不是昆蟲❌;其次,世界上沒有一種蜈蚣只擁有100條腿。蜈蚣的每個身體節段都會有一對腿👣,因此,只要牠們身體越長,牠們就會有越多條腿。有研究指出,蜈蚣腿的數量可以由15對到177對(即30條到354 條腿!)🤔,而且腿的對數必定為奇數(因此牠們沒有可能擁有50對腿),所以,牠們的名字「百足蟲」是不正確的😯!我們這裡展示了一種名為𝘚𝘤𝘰𝘭𝘰𝘱𝘦𝘯𝘥𝘳𝘢 𝘮𝘰𝘳𝘴𝘪𝘵𝘢𝘯𝘴 (Linnaeus,1758) 的蜈蚣,牠名叫赤蜈蚣,雖然牠源自澳洲及東非坦桑尼亞等地區,牠現時呈現出世界性的分佈,幾乎在所有大陸都能發現牠的蹤影👀。



赤蜈蚣是地球上其中一種最大的蜈蚣🧐,成年蜈蚣身長可達12至13公分。我們能夠靠牠們的外表來分辨牠們,因為牠們的頭部呈鮮紅色🔴,並於身體每節段帶有棕色條紋🟤,所以我們很容易辨識牠們。可是,由於溫度和濕度等氣候因素所致,赤蜈蚣的顏色會根據其棲息地的不同而呈現一些外觀的差異👀。像其他蜈蚣物種一樣,牠有一個扁平的頭部,前端頭部有兩條長而分段的觸角。牠們還擁有一對強而有力的下顎💪🏻,並種它來抓住獵物。蜈蚣身體的第一對附肢從身體第一節段延伸到顱骨下方,形成一對鉗狀的「尖牙」,用於注射毒液並且麻痺獵物💀。蜈蚣是唯一擁有「改造前腿」以注射毒液的動物🦿。牠們是夜行性動物,只有在日落後才開始活動🌄,牠們的食物主要包括其他節肢動物和一小型些脊椎動物,如老鼠等🐀。



這種蜈蚣是樹林裏的機會主義者,由於牠們視力很差🧐,牠們會用觸角來尋找獵物。赤蜈蚣具有很強的攻擊性😈;一旦發現獵物,牠們便會迅速爬向獵物,咬住並注射麻痺毒液。然後,牠們會使用下顎抓實獵物,待毒液生效後,獵物不再能夠移動☠️。赤蜈蚣的毒液是一種神經毒素,它會攻擊神經系統,直接中段大腦和身體之間的通訊🧠,最終令獵物的身體癱瘓。蜈蚣便可以享用牠期待已久的大餐🍽️!不過不須太過擔心,我們若被這種蜈蚣咬一口並不會有生命危險,只會帶來一陣難以忍受的疼痛感😏!好消息是,這種毒液若使用正確,它能夠為我們大來極大幫助。蜈蚣毒液被證實可以抑制動脈粥狀硬化並具有抗菌活性😲。此外,它更含有其他可能具有抗腫瘤和增強免疫性的物質,這代表蜈蚣毒液有可能是治療癌症的新途徑🤩。



回到我們的赤蜈蚣,我們可以仔細看看牠們對幼蟲的有趣育兒心得🤰🏻!於繁殖時,雄性蜈蚣會將含有精子的包囊放入雌性的受精囊中。等到時機成熟後,雌性蜈蚣會於潮濕和受保護的基質下為其後代建造一個育雛室🥰。而在產卵後,雌性蜈蚣是盡責的母親🤱🏻,牠們會用身體在卵的周圍形成兩個圈⭕️,等待後代孵化,期間不吃不喝。但不幸的是,當受到壓力時😰,雌性蜈蚣會表現同類相食的行為,這意味著牠會吃掉自己的卵😳,以減少能量損失來應對危險情況,並增加其生存的機會來養育另一窩卵。雖然聽起來很殘忍,但這是動物的天性😲。



想更進一步了解這驚人的生物嗎🤔?您無需踏入樹林半步,只需要報名參加我們的導賞團🤓,並可以在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近距離欣賞這些令人歎為觀止難忘的動物🤩!


文: Ryan Tse


Comments


Post: Blog2_Post

訂閱資訊

   多謝你的訂閱!

資助機構

ecf1.png

支持機構

HKU.jpg
logo_new.png

© 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   版權所有   網站《使用條款及細則》

合作機構

Untitled design - 2025-03-18T151026.606.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