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魚類比其他同類更引人注目,像今天跟你介紹的物種一樣。👀✨ 小丑炮彈 𝘉𝘢𝘭𝘪𝘴𝘵𝘰𝘪𝘥𝘦𝘴 𝘤𝘰𝘯𝘴𝘱𝘪𝘤𝘪𝘭𝘭𝘶𝘮 (Bloch & Schneider, 1801) 又名花斑擬鱗魨 ,是鱗魨科(Balistidae)的一種著名物種,因其獨特的身體顏色和圖案而聞名。牠明亮的橙黃色「嘴唇」被一個白色的環包圍,眼睛下方有一條白色的條紋,使得這個物種看起來有點花俏,就像小丑一樣,因此被取名小丑炮彈。🤡

此外,牠橢圓形的身體下半部分佈滿了白色的大圓點,而上半部分則呈現出黃色的色塊,上面有不規則的黑色小點,有點像花豹的身體圖案。🐆 小丑炮彈成年後可長達50厘米,主要生活在熱帶淺水珊瑚礁中。牠們通常出現於印度和西太平洋海域,包括日本、新加坡和菲律賓沿岸地區。牠們喜歡吃海膽、海螺和蛤蜊等底棲無脊椎動物,有著強壯的下顎和牙齒,能夠粉碎有硬殼的食物。🐚


小丑炮彈有著小丑般的外表,卻掩蓋不了牠們認真和用心養育後代的一面。牠們會進行親代撫育,這意味著一對父母或母親單獨地將在產卵後保護和照顧卵,直至卵孵化。🤱🏻👨🏻🍼 為了確保其幼兒健康成長,父母會攻擊潛在的捕食者、清除卵上的寄生蟲和真菌、並用鰭慢慢地扇動卵和向牠們製造水流,以保持牠們充滿氧氣。在繁殖季節,當牠們全心地保護卵時,對進入其家園的潛在入侵者都不太友善,並會試圖攻擊任何有可能傷害孩子的生物。⛔️ 然而,即使在繁殖季節以外,小丑炮彈也不是一個和善的鄰居,而是一個脾氣暴躁的獨行者,保護著牠們每平方厘米的領土!😡💢

炮彈魚的俗名源於外型像一枚炮彈,而英文名 “Triggerfish” 也是有所來源的 – 牠們背部的第一和第二個背棘有一個像 trigger 扳機的機制,第二個較小的背棘起到像扳機的作用。🔫 類比一下,當開槍時,會先拉扳機,然後釋放彈簧令槍鎚擊發子彈。而在炮彈魚身上,較短的第二背棘就像槍的扳機一樣,負責鎖定第一個較大背棘的位置(即槍鎚)。🔒 當第一個背棘豎起時,是無法在降低第二個背棘之前壓下第一個背棘的。這種機制有助於小丑炮彈保護自己免受危險— 當牠們處於危險之中,會游到窄小的岩縫裡,將豎起的第一個背棘牢固地固定在岩縫上,以防掠食者將其拉出。當牠們終於感到安全時,會通過放鬆第二個背棘來「解除扳機」,以釋放第一個背棘。🔓

歡迎到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 觀賞這種有個性的魚類!🐠

文: Joyce Le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