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標本秀|額之呼吸


在印度洋潛水時,一條背部有條紋的細長物體在你旁邊游過。牠到底是什麼呢👀?你可能遇到了青環海蛇 𝘏𝘺𝘥𝘳𝘰𝘱𝘩𝘪𝘴 𝘤𝘺𝘢𝘯𝘰𝘤𝘪𝘯𝘤𝘵𝘶𝘴 (Daudin, 1803)🌊🐍。閱讀以下內容後,你可能會對與這神秘生物的相遇產生新的看法。



由於大多數人對蛇抱有恐懼,海蛇普遍都被誤解。但不用擔心,因為海蛇在人類面前通常相當冷靜😎。儘管牠們通常具有高度的毒性,但海蛇傾向於保留毒液來捕捉獵物,大多數蛇咬是牠們的最後一道防線。如其俗名所示,青環海蛇身體以綠色、橄欖色為基調,遍體佈滿藍黑色條紋。牠們生活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印度、東南亞以及一直延伸到波斯灣的海岸。雖然不時有當地報導指出青環海蛇被拖網漁船誤捕,但與潛水員在海中相遇的情況則很罕見🧐。



與大約6500萬年前演化的海洋哺乳類動物(如海豚和鯨魚)相比,海蛇是相對較新的成員,牠們大約在1600萬年前才與陸地蛇類祖先分離😯。就像海洋哺乳類動物一樣,牠們演化出了適應海洋環境的生理特徵。青環海蛇是胎生的,意思是動物受精卵在母體內發育成新的胎兒後才從母體產出,而海蛇亞科裡有部分成員是卵胎生的,受精卵在母體孵化並吸取卵中營養,發育成幼體後脫離母體。🥚與大部分海蛇一樣,青環海蛇可以透過皮膚吸收水中的氧氣,這讓牠們能夠在水下活動連續八小時🤯。牠們的鼻孔開口位於鼻子的上方以便當牠們上水面時呼吸; 當牠們潛水時,鼻孔會關閉以防止海水進入。這使青環海蛇能夠適應在大浪的水域生存而不會淹死。



如果你仔細地觀察一些海蛇亞科的頭骨,你會發現牠們頭骨頂部有一個神秘的孔洞💀。這個孔洞的位置與一些蜥蜴物種的頭骨孔洞相近,而在蜥蜴中這個孔洞含有一個稱為松果眼的感光器官。然而,與蜥蜴不同的是,海蛇的皮膚上沒有孔洞(只有在頭骨上)。根據化石記錄,我們相信蛇在一億年前便失去了松果眼🤔,因此科學家都很好奇這個孔洞到底有什麼功能🔍。令人驚訝的是,一項2019年的研究揭示這個結構原來與青環海蛇獨特的呼吸系統有關。通過對樣本進行CT掃描所獲得的影像顯示,青環海蛇的頭骨頂部被複雜的血管網絡包圍著,並由一條(或一對)大的血管穿過孔洞,直接連接到蛇的大腦🧠。如上所述,海蛇可以通過皮膚呼吸,讓海水中的氧氣透過牠們的皮膚進入血管。因此,青環海蛇頭骨上的複雜血管網絡可以直接提高大腦的供氧量😲。科學家已經揭開了青環海蛇超能力背後的秘密,表示其他海蛇物種亦可能具有類似的血管網絡。



你能想到另一種有相近呼吸結構的海洋生物嗎?沒錯:魚類,牠們的鰓具有複雜的血管網絡以增強氧氣的吸收🐟。即使兩組物種在親緣關係上相距很遠,卻會因為長期處於相近環境而演化出相似的特徵,這就是自然界的奧妙了!感興趣的你不妨來生物多樣性博物館親自看看這些特色。你甚至可能會發現科學家尚未弄清楚的新事物!😶‍🌫️


文: Bonnie


Comentários


Post: Blog2_Post

訂閱資訊

   多謝你的訂閱!

資助機構

ecf1.png

支持機構

HKU.jpg
logo_new.png

© 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   版權所有   網站《使用條款及細則》

合作機構

Untitled design - 2025-03-18T151026.606.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