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標本秀 | “吸血鬼魚”七鰓鰻🧛


吸血鬼🧛是游盪在黑暗中、吸食鮮血的虛構生物,他們令人毛骨悚然,但在書籍、電影和遊戲中卻十分受歡迎!你可能認為他們是只存在於幻想中的怪物,但很多真實存在的物種,其實也以吸血爲生,會取食其他物種的血液🩸來維持生命。今天我們將爲你介紹一種來自黑暗海底的“吸血鬼魚”😧!



七鰓鰻有圓盤形的頭部和如同截面的大嘴巴,從側面看時,或許有些可笑。但從正面看,便能看見牠們的嘴巴被多排鋒利的角狀牙齒🦷環繞,十分可怕,就像科幻作家想象出的外星生物。其實,牠們是屬於七鰓鰻目的脊椎動物,全球目前有約40個已描述物種。其中許多物種,例如海七鰓鰻 (𝘗𝘦𝘵𝘳𝘰𝘮𝘺𝘻𝘰𝘯 𝘮𝘢𝘳𝘪𝘯𝘶𝘴) ,是吸血動物🩸。這些寄生魚類用吸盤狀的嘴巴附著在其他魚類宿主的身上,用粗糙的舌頭刮掉魚鱗,然後用尖利的牙齒咬入魚肉。牠們的口腔腺分泌液含有防止血液凝結的酶,令傷口不會愈合,從而持續吞噬受害者的生命☠️!在大多數情況下,牠們造成的損害有限,在特定條件下可能會變得相當嚴重。



在1930年代,這些“吸血鬼”作為入侵物種,對五大湖漁業造成巨大損失。在海七鰓鰻原生的大西洋中,宿主與牠們共同進化,通常不會被寄生魚的吸血殺死。然而,海七鰓鰻被意外引入五大湖後,許多本地寄主魚類無法在其寄生下存活,會直接死亡或因傷口感染而間接死亡。每隻海七鰓鰻能殺死超過20公斤的寄主魚🐟! 幸好,在實施了使用化學藥劑和設置攔截屏障等有效控制方法後,當地魚類種群得以恢復。這是一個當物種被引入原生範圍之外地區時引起問題的例子。



但是,七鰓鰻也并非毫無優點的怪物。原來,牠們是令人驚嘆的“活化石”🦴!從化石記錄得見,在過去3.6億年裡,七鰓鰻經歷了4次大滅絕事件並從中倖存,且在形態上一直保持非常相似的外觀。雖然被稱為七鰓“鰻”,但牠們是與鰻魚截然不同的物種,因為七鰓鰻不是硬骨魚。牠們沒有下頜,亦沒有真正的脊椎,骨骼由一系列軟骨結構組成。七鰓鰻與盲鰻是無頜總綱動物現存的僅有代表,牠們被認為是所有脊椎動物中最原始的物種之一,並為現代脊椎動物的起源和進化史提供了關鍵的見解🔑,使科學家能夠探索原始脊椎動物——人類祖先的胚胎學、基因組學和身體結構。



你對這種獨特的無頜魚標本感興趣嗎?你想親眼確認牠們與其他魚類有何不同嗎?那就抓緊機會來參觀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欣賞這些神奇的動物吧!


文: Winnie Lam


Comments


Post: Blog2_Post

訂閱資訊

   多謝你的訂閱!

資助機構

ecf1.png

支持機構

HKU.jpg
logo_new.png

© 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   版權所有   網站《使用條款及細則》

合作機構

Untitled design - 2025-03-18T151026.606.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