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本秀 | 大自然的火熱力量
-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 4月9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𝘚𝘰𝘭𝘦𝘯𝘰𝘱𝘴𝘪𝘴 𝘨𝘦𝘮𝘪𝘯𝘢𝘵𝘢 (Fabricius, 1804) 也被稱為熱帶火蟻🐜,原生地範圍從美國南部延至阿根廷,是動物王國中一種體型雖小卻令人生畏的昆蟲。在過去的四個世紀裡,在全球貿易擴張的幫助下,這種螞蟻物種已經踏足各大洲,並在許多其他溫暖的國家中紮根。這些火熱節肢動物的體長平均只有 3 到 5 毫米,其橙色到棕色的顏色和明顯的兇猛行為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熱帶火蟻纖細的身體飾有光滑的外表,在熱帶陽光下散發著微妙的光澤,證明了牠對各種環境的適應性。

準備好揭開熱帶火蟻的秘密嗎?牠們是另一種臭名昭著的入侵螞蟻物紅火蟻 (𝘚𝘰𝘭𝘦𝘯𝘰𝘱𝘴𝘪𝘴 𝘪𝘯𝘷𝘪𝘤𝘵𝘢, Buren 1972) 的聰明近親。獨特的特徵具有令人眼花繚亂的形狀和大小,使牠們具有多態性。大工蟻(兵蟻)的頭部不僅很大,而且幾乎是完美的方形,兩側平行,額頭上有一個明顯的凹痕,有一條深溝。牠們的黑色下顎像釘子一樣堅韌,經常因辛苦工作而磨損,而且牠們的觸角短,僅到達後腦勺的一半。憑藉那些強大的下顎,牠們就像族群的重量級人物!牠們擅長需要蠻力的任務💪,例如保護群體免受掠食者的侵害以及處理植物種子等較大的食物。這些熱愛種子的鑑賞家喜歡咀嚼美味的蔬菜、啜飲樹液,甚至環剝植物——誰知道螞蟻會是這樣的美食家呢?小工蟻則是另一個極端,牠們的頭幾乎是方形的,下顎有四齒。牠們的觸角到達後腦勺,頭楯上有一對隆起的骨線。這些螞蟻體型較小,但更活潑,是蟻群中敏捷的雜技演員,非常適合在狹小的空間中覓食,收集食物並照顧幼蟲。牠們是巢穴中的無名英雄🦸🏼♀️,培育幼蟲並使一切保持最佳狀態。與其他幾種中等體型的工蟻一起,這些螞蟻是多任務大師,在從早期育兒和照顧蟻后到巢穴保護和食物獲取的各個方面都表現出色。您一定不想錯過牠們令人難以置信的團隊合作!


作為昆蟲世界的終極建設者👷🏻,這些小動物喜歡在陽光明媚的土壤或舒適的角落里安營扎寨,在受干擾的棲息地中繁衍生息,並在各種土壤上定居,擁有將任何地方變成甜蜜家園的本領🏕️。想像一下:陰涼的果園、陽光照射的樹林或開闊的空間——這些螞蟻是真正的棲息地變色龍,可以輕鬆適應任何環境。牠們的巢穴就像微型工程奇蹟一樣,可以是沙坑或土丘。有時,牠們會發揮創意,將舊樹樁改造成牠們舒適的住所。土丘的入口就像繁忙的高速公路一樣🛣️,寬度可達 61 厘米,高度可達 5 厘米。地下隧道在巢穴四方蜿蜒7.6厘米深,巢穴延伸30米寬,1.83米深,真正的地下大都市!當大雨傾盆而下時,這些螞蟻就會展示牠們的生存技能,在巴西潘塔納爾濕地,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亞諾斯的漂浮木頭上形成打結的工蟻球。談到團隊合作!這些遊牧民族不畏30.5米以上的跋涉,體現了真正的螞蟻冒險精神。

隨著天色漸漸暗下來,或是一場清爽的雨後黃昏來臨,這是帶翅膀的熱帶火蟻表演時間💃🏻。這些是群體中的繁殖個體,其作用是分布並形成新的巢穴。這些長著翅膀的螞蟻飛向天空進行婚飛,將場景變成了一個異想天開的螞蟻主題童話故事。在經歷了一場旋風般的浪漫之後,雄性螞蟻遇上自己最終命運,而勇敢的蟻后開始尋找新家🏠。牠放下翅膀,鑽進潮濕的土地,隨著產卵馬拉鬆的開始,牠的新帝國開始了。蟻后非常強大,每天產卵多達 1,123 個。最先孵化的是被稱為「最小」的雌性工蟻,牠們將花費數天甚至數週的時間來照顧卵、幼蟲和蟻后本人👩🏻🍼。牠們就像敬業的保姆,打開洞穴尋找食物,餵養蟻后和牠的小孩子,並開始建造土墩。隨著這些小工蟻年齡的增長,牠們會轉變為儲備螞蟻,承擔一些角色,例如梳理幼蟲、保衛蟻群、維護土丘以及獲取採集者發現的零食,而採集者是蟻群中最古老、最聰明的螞蟻。採集者就像烹飪探險家,找到美味食物來源時會留下化學痕跡,供儲備螞蟻追蹤🕵。幼蟲的戲劇和蛹的改造在 19 天的時間裡展開,而蟻后則從產卵中休息一下,直到工蟻準備好接掌大權。事情是這樣的:未受精的卵會變成雄性螞蟻,為蟻群的動態增添一點趣味。短短幾年內,這些繁華的螞蟻大都會可以容納多達 14 萬居民。無論牠們是單蟻后型(巢中只有一隻蟻后)還是多蟻后型(多隻蟻后在同一個蟻巢中繁殖),外面都是一個野生螞蟻世界。每隻小螞蟻在這個關於成長、愛情和冒險的史詩傳奇中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熱帶火蟻體現了大自然豐富的色彩🌈,凸顯了地球上生命令人難以置信的多樣性。要親眼目睹熱帶火蟻令人驚嘆的壯舉,請參與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準備好驚嘆大自然的奇觀以及這些微小而強大的生物的非凡生活🤩!關注我們每週了解更多令人興奮的生物多樣性故事,不要忘記與您的朋友分享!
文:Millicent Wo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