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標本秀|大鴉之堂


烏鴉和其他鴉科動物的智力在鳥類之間都非常出眾,屬於小數能使用工具來獲取資源的動物。但烏鴉到底有多聰明,而牠們是如何變得如此聰明的呢🤔?



大嘴烏鴉 𝐶𝑜𝑟𝑣𝑢𝑠 𝑚𝑎𝑐𝑟𝑜𝑟ℎ𝑦𝑛𝑐ℎ𝑜𝑠(Wagler,1827),分佈於亞洲各地,從中國東北到印尼都能找到牠們的身影🐦‍⬛。牠們是雜食性的,會吃堅果、種子、動物屍體,也捕食蜥蜴等小動物。在城市裡,烏鴉甚至會撕開垃圾袋尋找食物殘渣🍖。



牠們生活在群體中,並透過叫聲相互交流,一個群體由數百隻個體組成。牠們的社交性可能是烏鴉大腦演化的一個因素,促進牠們發展長期記憶並形成複雜的社會關係,也解鎖工具的使用。理所當然,牠們的大腦與身體的比例是鳥類中最大的,但這不能完全解釋牠們的智力🧠。烏鴉和人類一樣,長期與父母一起生活,在獨立後仍然在龐大的社群中生活,有時包含非家庭成員。這提供了很多從同伴學習求生技能的機會🧐。



大嘴烏鴉是社會性極強的動物,牠們能認出同伴的外表和叫聲,而且每個區域都有獨一無二的叫聲,並會代代相傳。為了防止覓食時發生爭鬥,牠們會在社群內形成社會階級制度,順從的烏鴉會把食物先讓給主導的烏鴉享用🙇。當牠們的同伴與陌生的烏鴉打架時,牠們會互相幫助擺脫困境。這些社交互動可能是牠們非凡智慧的來源😮。



大嘴烏鴉也許能夠認出牠們的朋友,但其他烏鴉物種也能認出牠們的敵人。當人類得罪了一隻短嘴鴉(𝘊𝘰𝘳𝘷𝘶𝘴 𝘣𝘳𝘢𝘤𝘩𝘺𝘳𝘩𝘺𝘯𝘤𝘩𝘰𝘴, Brehm, 1822),牠會認住和攻擊這位仇人。更重要的是,烏鴉會警告牠的同伴,從而導致持續數十年的恩怨。除非您想畢生被烏鴉騷擾,我們建議尊重並善待這些動物。


有些烏鴉甚至能夠做到許多人類都難以做到的事,就是自我控制。小嘴烏鴉(𝐶𝑜𝑟𝑣𝑢𝑠 𝑐𝑜𝑟𝑜𝑛𝑒, Linnaeus, 1758)能夠控制自己的衝動換取更大的食物獎勵,表現出控制衝動、設定目標和做出複雜決策的能力,進一步證明了牠們的智力🎓。



烏鴉的智力和雜食性意味著牠們的活動範圍不限於森林,也可以在城市等新環境中繁衍生息。居住在城市的烏鴉會從小吃攤附近的人們搶走食物,甚至在垃圾袋裡覓食時吃掉小塊塑膠袋和鋁箔。這導致有毒的二噁英積聚在肝臟中,引起甲狀腺疾病😵。儘管城市生活挑戰重重,烏鴉也學會了逆境求存。有大嘴烏鴉曾用鐵絲衣架在燈柱上築巢,並在道路上放置核桃,以利用駛過的車輛作為胡桃夾子。這顯示這些鳥的適應力和智力是多麼的強💪!


來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向我們的烏鴉標本致敬;這裡沒有冒犯牠們的風險😉!


文:Elgar


Comentarios


Post: Blog2_Post

訂閱資訊

   多謝你的訂閱!

資助機構

ecf1.png

支持機構

HKU.jpg
logo_new.png

© 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   版權所有   網站《使用條款及細則》

合作機構

Untitled design - 2025-03-18T151026.606.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