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標本秀 | 帝王斑蝶:千里尋春,萬蝶共舞


帝王斑蝶 𝘋𝘢𝘯𝘢𝘶𝘴 𝘱𝘭𝘦𝘹𝘪𝘱𝘱𝘶𝘴  Linnaeus,1758,是最為人熟知且備受喜愛的蝴蝶物種之一。牠以醒目的橙黑相間翅膀聞名,翼展介於 8.9 至 10.2 厘米之間。帝王斑蝶呈現明顯的性別差異,雄性的翅膀通常比雌性稍大。這種奇妙的昆蟲分佈範圍廣泛,從北美一直延伸到中南美洲。


成年帝王斑蝶以各種花朵的花蜜為食,汲取遷徙和繁殖所需的能量。牠們之所以遷徙,主要是為了逃避致命的寒冷冬季,尋找更適合越冬的南方地區。每年秋天,數百萬隻帝王斑蝶從加拿大和美國北部啟程,飛往墨西哥中部氣候較溫和的地方,旅程長達 4000 公里。這種大規模遷徙堪稱大自然最令人驚嘆的奇觀之一。



帝王斑蝶的遷徙是一個跨世代的過程。秋季的南遷通常由當年最後一代完成,我們稱之為「遷徙世代」。這一代蝴蝶的壽命長達 8 個月,使牠們能夠完成漫長的遷徙之旅。牠們飛越數千公里,最終到達墨西哥高海拔的冷杉林越冬地。在這漫長的旅程中,新一代的蝴蝶不斷在路途中孵化。每一代接力前一代,繼續這場壯麗的遷徙。整個遷徙週期通常跨越四到五代蝴蝶。第一代在春季於北面開始,而最後一代——也就是在夏末或初秋出生的一代——則負責在冬天來臨前完成南返之旅。這個循環確保蝴蝶能夠順利抵達冬季棲息地,並在來年春天延續生命週期。



帝王斑蝶的導航能力是遷徙成功的關鍵。研究表明,帝王斑蝶依靠太陽位置、地球磁場和體內生物鐘的綜合作用來導航。這些「工具」相互配合,確保帝王斑蝶即使在長途飛行中也能保持正確的方向。



帝王斑蝶的遷徙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溫度、風向等環境條件,以及沿途食物的供應情況。然而,近幾十年來,帝王斑蝶面臨著各種威脅,嚴重挑戰著物種的生存。氣候變化是一大威脅,因為氣溫和季節規律的改變可能會打亂牠們的遷徙時間和成功率。森林砍伐和城市擴張導致的棲息地流失,減少了馬利筋(蝶粉花)的數量和可用的越冬地點,這些都是帝王斑蝶生存所必需的。此外,大規模使用農藥不僅減少了馬利筋的數量(幼蟲的主要食物來源),還直接危害帝王斑蝶。雖然帝王斑蝶對許多天敵來說是有毒的,但牠們仍然面臨一些入侵物種的威脅,例如某些鳥類和昆蟲(如瓢蟲、造紙胡蜂)會捕食牠們的卵和幼蟲。疾病、寄生蟲和病原體也可能對帝王斑蝶種群及其遷徙造成不利影響。



帝王斑蝶最引人注目的特點之一是牠們有毒的防禦機制。帝王斑蝶幼蟲專門以馬利筋(𝘈𝘴𝘤𝘭𝘦𝘱𝘪𝘢𝘴 屬)為食,這種植物含有名為強心苷的有毒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對大多數捕食者都有毒。通過攝入這些毒素,帝王斑蝶幼蟲將毒素儲存在體內,使自己變得有毒。這種毒性一直持續到成年期,使成年帝王斑蝶成為捕食者的禁忌之餐。嘗試捕食帝王斑蝶的鳥類和其他動物通常會感到噁心或中毒,從而學會日後避開這種蝴蝶。為了確保潛在捕食者不會輕易嘗試啃食,帝王斑蝶進化出了鮮艷的外表作為警告信號。帝王斑蝶醒目的橙黑相間花紋就是這種視覺警告的絕佳例子。



帝王斑蝶令人讚嘆的遷徙能力和高效的毒性防禦機制曾使牠們成為極為成功的物種,但如今牠們的未來卻變得愈發不確定 。我們誠摯邀請您參觀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親眼欣賞斑蝶的美麗,並探索成千上萬種令人著迷的昆蟲世界!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與朋友分享,並持續關注我們每週更新的精彩生物多樣性故事。


文:Kelvin




Comments


Post: Blog2_Post

訂閱資訊

   多謝你的訂閱!

資助機構

ecf1.png

支持機構

HKU.jpg
logo_new.png

© 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   版權所有   網站《使用條款及細則》

合作機構

Untitled design - 2025-03-18T151026.606.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