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標本秀 | 會走路和呼吸的樹枝🌿


你見過俗稱竹節蟲的昆蟲嗎?你可能在上學🏫或上班🚶🏻‍♀️🏢的路上遇到過一種非常常見的竹節蟲,名為棉桿竹節蟲𝘚𝘪𝘱𝘺𝘭𝘰𝘪𝘥𝘦𝘢 𝘴𝘪𝘱𝘺𝘭𝘶𝘴(Westwood,1859),但大多數人並不會注意到,因為牠們是偽裝大師。😶‍🌫️



棉桿竹節蟲身體細長,成蟲整體呈淡棕色,若蟲(幼竹節蟲)則呈青綠色。牠們擁有一對帶有粉紅色脈絡,略微不透明標誌性的粉紅色翅膀。這些昆蟲大部分時間都在樹上度過,並以樹葉為食。棉桿竹節蟲是亞洲廣泛分佈的物種,從日本,印度到婆羅洲皆有發現,並在馬達加斯加引進了種群。即使可能有幾種神秘的未描述物種隱藏在這個物種名稱下,這無阻牠們成為世界上分佈廣泛的竹節蟲之一。此物種是天然隱藏和躲避的冠軍。



對於草食性物種來說,躲避🏃🏻‍♂️捕食者是必不可少的。幸運的是,竹節蟲們在長年累月的進化中演化出一些防禦機制和策略,使牠們能夠避免成為其他動物的食物🍗,讓我們介紹其中的求生策略。首先是主要的防禦措施,通過擬態以降低被捕食的機會。什麼是昆蟲🕷️擬態?擬態是一種生態策略,昆蟲會假裝是另一物種或物體,目的是欺騙捕食者,使捕食者不會注意或識別自身為潛在的獵物,而是將自身視為背景的一部分或另一種令人不快或危險的物種。就棉桿竹節蟲而言,潛在的捕食者(以及其他人類觀察者)不會將牠視為動物,而是將牠視為一條樹枝🌱。此外,科學家們注意到,竹節蟲通過保持直立姿勢來更好地扮演植物的樹枝,從而使自己的偽裝顯得更加逼真。即使捕食者靠近牠們,牠們也會靜止不動,以免引起捕食者的注意。在極少數情況下,牠們幾乎與植物融為一體,以至於青蛙等捕食者會踩到牠們,因為牠們認為這些昆蟲是貨真價實的樹枝!



但即使被發現,棉桿竹節蟲的身上還藏有一個詭計……或者更確切地說,在牠的背上。牠會釋放出牠最後的秘密武器,一種有害和含刺激性化學物質🧪的混合物。研究人員解構了他們秘密調配的配方👩🏻‍🔬,並檢測到一種名為檸檬烯的化學物質。此物質存在於柑橘類水果的果皮中,包括橙子🍊和檸檬🍋。這些化學物質會給攻擊者帶來各種不適,例如皮膚發炎。當牠們受到干擾時,這些昆蟲可以用這種物質噴灑🚿自己全身,也可以直接向捕食者發射🔫化學物質來攻擊牠們。通過位於胸腔(胸部)兩側腺體中的小導管,牠們會用腺體肌肉控制分泌物,以決定是否將化學物質以噴霧擴散到空氣中,或將自己覆蓋,或向攻擊者噴射。無論哪種方式,大多數捕食者都會被成功擊退,而這些會跑的小樹枝又可以繼續生存了。



即使上述兩種措施都失敗,小蟲被抓到,牠們仍然可以放棄自己的腿🦵作最後的逃生。生活在樹冠🌳之上,毫無疑問,如果牠們失去對樹枝的抓握,牠們將掉落一段相當遠的距離。因此,通過犧牲一條腿,昆蟲能夠迅速遠離捕食者,減少捕食者追捕牠們的機會。對牠們來說,“打斷一條腿(Break a leg)” 這句子具有另一種意思😉。在墜落過程中,竹節蟲會張開粉紅色的翅膀來控制墜落的速度和方向,幫助牠們準確地落在目的地上。這是否意味著牠們之後只能使用一條腿?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昆蟲能夠通過連續 3 次蜕皮(脫掉外骨骼)來重新長出腿🦵🏻。雖然牠的腿可以長回來,但我們不鼓勵🚫任何讀者嘗試拔掉牠們的腿,否則你可能會被牠們令人不快的分泌物攻擊!



想仔細看看這些小樹枝嗎?快來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親眼看看 - 在這裡,牠們一目了然!


文: Audrey Wong


Comentários


Post: Blog2_Post

訂閱資訊

   多謝你的訂閱!

資助機構

ecf1.png

支持機構

HKU.jpg
logo_new.png

© 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   版權所有   網站《使用條款及細則》

合作機構

Untitled design - 2025-03-18T151026.606.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