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標本秀 | 海葵奇兵🐠


皮克斯動畫電影《海底奇兵》已成為經典,更讓全球都認識主角海葵魚。讓我們在此看看能給您帶來關於這些小海魚的一兩個驚喜。正如您將在本文中發現的那樣,我們為這部電影提供了一個非常不同的結局。



海葵魚,也稱為小丑魚,大約 30 種,其中大多數屬於雙鋸魚屬。在香港,您很可能會觀察到廣泛分佈於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克氏海葵魚(也稱為黃尾小丑魚)𝘈𝘮𝘱𝘩𝘪𝘱𝘳𝘪𝘰𝘯 𝘤𝘭𝘢𝘳𝘬𝘪𝘪(Bennett,1830)。然而,這些魚在不同地區的族群有著顏色分別,從黃色到棕色不等。為了發現和識別這種魚,您可以使用牠們的標記,兩條明顯的白色紋垂直位於眼睛後面和尾鰭的底部,給人的印像是身體被分成三個不同的部分,而第三條紋有時可能在肛門上方可見。



即使有如此鮮明的特徵,克氏海葵魚也很難被看到的,因為這個物種隱藏在不同種類的海葵中。這絕對是使這物種和其他海葵魚如此特別的原因,因為其他動物正在避開海葵時,海葵魚卻樂在其中😲。確實克氏海葵魚和海葵形成互利共生的關係,這意味著在牠們的互動中,整體上是互惠互利的。那麼牠們有什麼收穫呢?海葵以其眾多的刺觸手為小魚提供庇護並保護其免受捕食者的傷害。一層薄薄的粘液覆蓋在海葵魚的身體上,防止牠被螫傷,從而使海葵成為其安全的居所。作為回報,海葵魚會清理海葵身上的死組織和寄生蟲,但也可以通過簡單地回收海葵的食物來為海葵提供營養……也即是排便💩。此外,克氏海葵魚對其他物種具有攻擊性,牠還保護海葵免受其一些潛在捕食者的侵害。



克氏海葵魚是群居生活在一個海葵內中,進一步增強這居所的保護。然而,在這些群體中,存在明顯的等級制度,由雌性和雄性組成的一對占主導地位的海葵魚,以及由非繁殖性雄性和其他幼魚組成的其他少數個體。然而,隨著主導個體的消失,等級制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但可能更令人驚訝的是個體的性別也會隨機而變。確實,克氏海葵魚,像許多其他魚類一樣,是雌雄同體的👫。這僅僅意味著所有的魚幼苗都會成長為雄性,但如果牠們達到一定的等級地位,牠們可能會變成雌性。在等級金字塔的頂部(或本例中的海葵)是占主導地位的雌性,牠是該群體中最大的個體,有時可以擁有不同的顏色(但不是在所有種群中),而正在繁殖的雄性是第二個占主導地位的個體團體中的個人。當雌性死後,喪偶的雄性將成為雌性並領導這個群體。其後最大體型的雄性變得可繁殖並與新的雌性繁殖。所以在皮克斯電影的生物版本中,Mo仔在失去媽媽之後,應該看到他的爸爸變成一位新媽媽🤭。


在 HKBM,我們的海葵魚還沒有名字,歡迎幫他改一個😄。


文︰ Joyce Chan


Comments


Post: Blog2_Post

訂閱資訊

   多謝你的訂閱!

資助機構

ecf1.png

支持機構

HKU.jpg
logo_new.png

© 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   版權所有   網站《使用條款及細則》

合作機構

Untitled design - 2025-03-18T151026.606.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