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標本秀|濕地中的藍寶石


在香港的濕地 🌳,一顆藍寶石 💎正凝視著水面,靜候著魚群到來。


今天的主角是 𝘏𝘢𝘭𝘤𝘺𝘰𝘯 𝘴𝘮𝘺𝘳𝘯𝘦𝘯𝘴𝘪𝘴 (Linnaeus 1758),俗稱白胸翡翠。牠身長可達29厘米,雖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但毫無疑問,你必定不會錯過牠,因為牠的背上有一身寶石似的藍色羽毛🔷,胸前有個白色“項圈” ⚪️。牠不只羽毛色彩鮮艷,就連牠的喙也是鮮紅色的🥢。



然而,牠美麗外表下隱藏著🕵🏻一個極有耐性的掠食者。牠們是捕魚專家🎣,白胸翡翠會坐在樹枝上凝視著水面。當魚遊過時,牠便會衝進水中🤿捕捉獵物。如果你曾經接觸過活魚,你就會知道牠們非常滑手的 🐠,抱起來會不停地扭動掙扎。那麼翠鳥是如何牢牢地捉緊獵物的呢?牠們首先反覆將魚往樹枝上拍打,直到牠昏倒 😵‍💫,然後重新調整魚的方向,先吞掉魚頭。為什麼要先吞魚頭?後的原因是魚類的背鰭的硬棘 🗡️;如果先吞下尾巴,硬棘部份就會豎起並刺穿翡翠脆弱的食道🤕。



白胸翡翠以魚類為食,為防止獵物從嘴裡爭脫出來🍽️,牠的舌頭上長有微小的倒刺,可以將獵物鎖在嘴裡🔒。此外,牠的喉嚨內有黏液腺,可以潤滑魚類以便吞嚥。從牠們的英文俗名“kingfisher”中,我們能夠推斷到牠們喜歡捕魚。那麼白胸翡翠只吃魚嗎?不!白胸翡翠不揀飲擇食,牠們的餐單包括螃蟹🦀、水生昆蟲、魚類、青蛙🐸、蜥蜴、小型鳥類🐥如相思甚至老鼠🐁。


翡翠在飛過水面時似一道藍色閃光,可謂最引人注目。翡翠壯觀的藍色是結構色🦋。牠是由羽毛上的小海綿狀結構在光源下散射藍光所造成。這種顏色不會褪掉,因為牠是由羽毛上的結構產生的,而不是由會隨時間分解的生物色素。



不過,這一身鮮艷的外套有何作用呢?白胸翡翠是兩性異形的 – 兩性有外表有明顯的分别🔍。這就是亮麗羽毛的作用。與雌性相比,雄性翠鳥的藍色更鮮豔亮麗,更飽和度高 🎨。而且雄性越藍,雌性就越喜歡!


但牠們如何讓自己更顯亮麗呢?在結構藍色羽毛層下方是一層棕色羽毛,牠吸收穿過「藍色」羽毛層未散射的非藍色光。結果就是藍色看起來更飽和🟦。對於雄性翠鳥來說,製造棕色(黑色素)需要很多能量💥。換句話說,過多的黑色素使牠們看起來更藍,但需要更多的精力和努力才能維持高濃度的黑色素。因此,擁有很藍的羽毛是一種視覺暗示,表明雄性身體強壯且善於生存💪🏻。談到給雌性「留下深刻印象💍」時,外表並不是雌性擇偶的唯一條件,動作同樣重要。求偶時雄性會開始炫耀牠們的羽毛 🕺🏻,然後用搖頭「舞蹈」來吸引雌性。如果有效,雌性就會接近。然後,新成的情侶就會一起飛翔💃🏻,互相追逐,互相獻上自己的魚獲🎁。



是時候組建家庭了🏠!白胸翡翠喜歡在垂直的沙質壤土懸崖上挖巢,但這不太安全。掠食者可以輕鬆找到牠們的巢穴。 畢竟,這只是荒蕪懸崖上的一個洞🧗。為了欺騙掠食者,機智的翡翠會在有蛋的真巢附近建造大約 5 個沒有蛋的假巢,讓掠食者誤以為這些巢已經被廢棄。科學家也觀察到,真巢越近植物🌾,白胸翡翠就會建造越多的假巢,這可能是為應對周圍更多藏在草叢中的掠食者🐍。



想要一窺這顆寶石浮誇👨🏻‍🎤的羽毛嗎?快來參觀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您會看到白胸翡翠站在樹枝上,準備隨​​時出擊。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與朋友分享並關注我們,每週了解更多精彩的生物多樣性故事。 🙌


文:Hugo


Comments


Post: Blog2_Post

訂閱資訊

   多謝你的訂閱!

資助機構

ecf1.png

支持機構

HKU.jpg
logo_new.png

© 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   版權所有   網站《使用條款及細則》

合作機構

Untitled design - 2025-03-18T151026.606.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