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標本秀 | 玉帶鳳蝶生存戰!


人們經常說“物以罕為貴✨”,觀察稀有物種的確令許多自然愛好者興奮不已,但大自然的美麗並不僅限於稀有生物!我們今天要介紹的物種——玉帶鳳蝶, 𝘗𝘢𝘱𝘪𝘭𝘪𝘰 𝘱𝘰𝘭𝘺𝘵𝘦𝘴 Linnaeus, 1758 廣泛分佈於東南亞,是香港過250種蝴蝶🦋物種中最常見的物種之一。作為鳳蝶科的一員,玉帶鳳蝶是一種大型蝴蝶,有黑色⚫的翅膀和一條延伸到翅膀後端的帶狀白色斑紋⚪。在你遠足⛰️或在公園散步時,有相當高的機會能遇見牠們,並可欣賞那優雅的飛行姿態!



儘管玉帶鳳蝶隨處可見,但牠們並不是無趣的生物。如果你知道牠們在不同生命階段的驚人生存策略,你一定會嘖嘖稱奇😲!蝴蝶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幼蟲和成蟲有截然不同的形態🐛➡️🦋。當玉帶鳳蝶處於幼蟲階段時,這些毛毛蟲🐛會模仿其他東西來保護自己,免受掠食者的傷害……請暫時忘記那美麗的身姿及黑、白、紅色的精緻翅膀,因為牠們的模仿對象是——雀屎🐦💩!玉帶鳳蝶幼蟲棕色的身體上有一條白色條紋,看起來如同鳥糞,所以捕食者很難注意到牠們,也不會對吃牠們感興趣。隨著毛毛蟲長大至五齡,牠們的身體則會變成綠色。牠們還擁有像一個紅色Y字的臭角,當受到威脅時,臭角會散發出難聞的氣味🤧,令對牠們虎視眈眈的掠食者遠離牠們。如果你也喜歡寵物小精靈,或許會覺得牠們很眼熟——因為綠毛蟲的外形設計正是參考了鳳蝶幼蟲呢!



幼蟲階段完成後,牠們便會化蛹。與許多蝴蝶物種一樣,玉帶鳳蝶的蛹會表現顏色多態性,呈現不同的表型:棕色🤎或綠色💚的蛹,這不同主要取決於牠們是生活在光禿禿的棕色樹枝上,還是長有許多綠葉的樹枝上🍃。這是一種偽裝,也被稱為隱蔽色,是生物用保護色來融入周圍環境並隱匿自己的行為。



破繭成蝶後,玉帶鳳蝶成蟲亦有提高自己生存能力的技巧。長久以來,生物學家都留意到一些無害的生物會模仿其他能有效保護自身的物種,例如能使用化學物質⚗️威懾捕食者的生物。玉帶鳳蝶呈現雌性特有的貝氏擬態,牠們的雄性只有一種形態,雌性則有兩種形態,其一是與雄蝶相似的非擬態白帶型,另一種則是與有毒☠️的紅珠鳳蝶, 𝘗𝘢𝘤𝘩𝘭𝘪𝘰𝘱𝘵𝘢 𝘢𝘳𝘪𝘴𝘵𝘰𝘭𝘰𝘤𝘩𝘪𝘢𝘦 相似的擬態白斑型。



玉帶鳳蝶雖然無處不在,但牠們在自然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並擁有令人驚嘆的生態。昆蟲的體型細小,很容易被人們忽視,但牠們無疑是大自然奇蹟的一部分!下次你參觀博物館時,請把握機會欣賞我們的玉帶鳳蝶及其他有趣的昆蟲標本! 😎


文: Winnie Lam


Comments


Post: Blog2_Post

訂閱資訊

   多謝你的訂閱!

資助機構

ecf1.png

支持機構

HKU.jpg
logo_new.png

© 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   版權所有   網站《使用條款及細則》

合作機構

Untitled design - 2025-03-18T151026.606.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