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本秀 | 唔要威但都要戴頭盔的盔犀鳥
-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 3月14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若要數觀鳥愛好者在東南亞最想看到的雀鳥,盔犀鳥 (𝘙𝘩𝘪𝘯𝘰𝘱𝘭𝘢𝘹 𝘷𝘪𝘨𝘪𝘭 (Forster, 1781)) 應該榜上有名。牠是亞洲犀鳥中體型最大、外貌最怪異的。

犀鳥最受觸目的是牠們長長的喙部及其上方的「盔」(casque,頭盔狀突起物) 。或許在世人眼中,盔犀鳥的頭比其他犀鳥更像戴著頭盔,因而得名。
與別不同的還有,盔犀鳥的盔是實心的(但其他犀鳥品種只有空心的盔),使其頭骨佔身體重量的約10%之高,有助牠們把喙部當錘子使用。在競爭激烈的大自然中,當兩隻盔犀鳥相遇,牠們會進行一番激鬥——在空中相撞彼此的盔,勝出者能擁有食物的優先權。

我們館內有兩個盔犀鳥頭部的標本,是由漁護署2013年充公所得,然後捐贈給我們。大家前來參觀時,可好好欣賞這個華麗而實用的身體結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