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本秀 | 尖舌浮蛙的漂浮蛙生
-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 3月13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由本週五開始,我們將每週為你講解從我們博物館的標本中發掘到的有趣生態知識和故事。打響頭炮的是浮潛能手——尖舌浮蛙 (𝘖𝘤𝘤𝘪𝘥𝘰𝘻𝘺𝘨𝘢 𝘭𝘪𝘮𝘢 (Gravenhorst, 1829)) 🐸

尖舌浮蛙屬無尾目叉舌蛙科,是體長只有2-4cm的小型蛙。顧名思義,尖舌浮蛙比其他蛙類更喜歡浮在水面,一生幾乎不會離開水體。酷愛漂浮的習性令牠們的眼睛演化成長在頭頂(但不代表牠們傲慢自大😉),提供接近360°的全方位視覺,方便牠們偵測獵物(包括水生和陸生的昆蟲)和避開天敵。

在香港,尖舌浮蛙曾常見於大嶼山的水田,但都市發展令其棲息地消失,現已絕跡於香港野外至少廿年😢。幸好,牠們的種群遍佈東南亞的其他地方,如中國南部、馬來西亞、泰國等,在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僅被列為「無危」。
我們博物館也保存了兩個分別於1970年和1979年製作的標本,後者還是由香港首批兩棲類專家之一——安東尼 • 鮑嘉天神父所製作的呢!我們希望可以盡快開放博物館來讓大家一睹牠們的風采🤓!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