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標本秀 | 進擊的拖鞋


從生物學上講,相對於哺乳動物,其他生物的繁殖更加奇謀百出。 比方說,雌雄同體現象在許多其他動植物群中十分普遍,在這種情況下,個體同時帶有雌性和雄性性器官,這為成功繁殖後代提供了更多機會。 而今日介紹的拖鞋舟螺𝘊𝘳𝘦𝘱𝘪𝘥𝘶𝘭𝘢 𝘰𝘯𝘺𝘹 (Sowerby, 1824),則是在特定的刺激之下可轉變其性別。



拖鞋舟螺𝘊𝘳𝘦𝘱𝘪𝘥𝘶𝘭𝘢 𝘰𝘯𝘺𝘹,又稱指甲履螺,是一種海洋腹足類動物,具有拖鞋狀的外殼,外殼內部的顏色類似於礦物縞瑪瑙的顏色。 牠們是濾食性動物,利用鰓上一串一串的粘液捕獲浮游植物和碎屑,並將食物送到嘴裡。現在在韓國、日本和香港都能發現牠們的蹤跡。 然而,牠們的原生地橫跨東太平洋沿岸,從南加州到秘魯。 據信,拖鞋舟螺最初是通過壓載水或海軍艦艇的船體而被引入美國華盛頓州的普吉特海灣。 後來,隨著國際貿易的增長,更多的拖鞋舟螺隨着商船而行 ,並於1968年迅速傳播到日本,於1979年甚至更早幾年到達香港!在日本,牠們的入侵疑為當地軟體動物的生長帶來負面影響。當拖鞋舟螺生長在當地軟體動物身上,不但會干擾牠們的行動,甚至會與牠們爭奪食物。



拖鞋舟螺,與同一屬中的大多數物種一樣,表現出順序性雌雄同體(sequential hermaphroditism,這意味著生物會從其先天性別轉變為異性。 在履螺屬中,牠們首先成熟為雄性,那個時候牠們尺寸可小至5mm,然後當牠們足夠大時會轉變成雌性。牠們通常堆積起來,其數量取決於居住底材的硬度。 年齡較大、體型較大的雌性位於底部,而年輕、體型較小的雄性則位於頂部,而性別變化的個體則位於牠們之間。 隨著雄性的成長,牠們會發生性別變化,大小和時間會被異性是否存在所影響。當附近沒有雌性時,雄性會在更短的時間內發育成雌性。 相反,當附近有雌性存在,雄性的性別變化會延遲。 獨居的雄性會在100天內,體型達10-20毫米時變為雌性,而附著在雌性身上的雄性則會在200-500天內,體型達25-30毫米時變為雌性。該過程有助於提高拖鞋舟螺的繁殖成功率,不但能節省牠們尋找配偶的時間和精力,還能隨著體型變大而產下更多的卵。 想不到吧!這些體型細小的螺竟蘊含着大智慧!




在HKBM,我們展示了兩個拖鞋舟螺的標本。 猜猜牠們是男性或女性吧!


文︰ Alan Fok


Comments


Post: Blog2_Post

訂閱資訊

   多謝你的訂閱!

資助機構

ecf1.png

支持機構

HKU.jpg
logo_new.png

© 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   版權所有   網站《使用條款及細則》

合作機構

Untitled design - 2025-03-18T151026.606.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