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本秀|銀杏:如果沒有花 🍂
-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 3月13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銀杏 - 𝘎𝘪𝘯𝘬𝘨𝘰 𝘣𝘪𝘭𝘰𝘣𝘢 (Linnaeus, 1771),又稱為白果樹或公孫樹,是一種歷史悠久、獨一無二的樹種。它屬於已存在超過2.9億年的銀杏目,而如今,這個曾經豐富多樣的目僅剩銀杏一枝獨秀。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裸子植物,銀杏展現了驚人的生命力,至少挺過了三次大規模滅絕。雖然原於中國,但如今銀杏已遍布全球,憑藉其強韌的生命力和優雅的姿態,成為城市綠化和公園景觀的寵兒 。銀杏樹一般能長到20至35米高,在中國甚至有超過50米的巨型銀杏。它那扇形的葉子十分特別,葉脈呈二叉分枝狀。每到秋天,銀杏葉轉為燦爛的金黃色 ,為城市點綴出一片秋景,總是吸引著植物愛好者們的目光 。

銀杏的繁衍方式也很獨特。它是雌雄異株的,也就是說,每棵樹要麼是雄性,要麼是雌性。雄樹會產生小小的花粉球,而雌樹則結出銀杏果 。有趣的是,銀杏並不開花結果(因為它是裸子植物,不是被子植物) ,而是直接從胚珠發育出種子,這一點和許多其他植物大不相同。銀杏果外層柔軟,雖然看起來挺誘人,但卻散發出一股令人皺眉的氣味,這是因為它含有丁酸 。這股氣味雖然讓人避之不及,卻吸引了一些動物前來,幫助傳播種子 ,確保銀杏的繁衍。銀杏果還有一層疏水的外衣,這讓它在潮濕的環境中也能安然無恙。當銀杏果掉進水裡時,這層疏水膜會在果實周圍形成一層氣泡,讓它看起來閃閃發亮,還能幫助它漂浮。這樣的設計不僅保護了種子,還有助於它們在水邊地區傳播 。

銀杏的存在把我們帶回了遙遠的過去,那時它與恐龍和其他早已消失的生物共存 。數百萬年來,銀杏的樣子幾乎沒有改變,這證明了它對環境的適應有多麼成功。銀杏能夠抵抗污染、疾病和惡劣天氣,正是這種超強的生存能力讓它得以繁衍至今,有些銀杏樹甚至已經活了3000多年 。近年來,科學家們對銀杏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發現銀杏有驚人的耐熱能力 ,這讓它能夠適應各種氣候。研究人員還在銀杏中發現了黃酮類和萜烯類等化合物,這些物質可能對改善血液循環和提高認知功能有幫助。此外,銀杏還很少受到蟲害和疾病的侵擾,這讓它成為生態研究的熱門對象。銀杏還有一個厲害的本領,就是能夠從受損的地方重新長出新芽,甚至能長出氣根 ,這些特點都讓它在惡劣的環境中也能生存下去。

銀杏不僅因為它古老的歷史而引人注目,它那無花結果的特性和在水中呈現銀色的種子也讓它與眾不同 。銀杏的美麗、獨特的繁衍方式和超強的適應能力,使它成為大自然中生命力的象徵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分享給你的朋友,並關注我們,每週都有精彩的生物多樣性故事等著你 。最後,歡迎大家來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參觀,這裡有許多令人驚嘆的展品,讓你親身感受地球上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文: Kelvin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