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標本秀|隱藏在森林中的智者


在茂密的森林中🌴,蜘蛛從自己精心編織的網中感受到微妙的觸感—這是可能捕獲食物的信號。想到即將捕獲多汁的食物🕸️,牠興奮不已,急忙前去查看,卻發現網上根本沒有獵物。當蜘蛛還在想剛才發生了什麼事時,ZING!一隻𝘗𝘰𝘳𝘵𝘪𝘢 𝘭𝘢𝘣𝘪𝘢𝘵𝘢(Thorell, 1887),也被稱為唇鬚孔蛛,突然從不知何處跳出來,抓住不安分的蜘蛛,最終給牠們致命一擊🥊。



唇鬚孔蛛居住在東南亞,包括斯里蘭卡、印度、中國南部、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爪哇、蘇門答臘和菲律賓等地方。雌性通常比雄性大,體型為 7 至 10 毫米,而雄性的體型為 5 至 7.5 毫米。這種兩性異形也包括牠們的外觀,雌性和雄性都呈現出橙棕色的外殼和黑色或棕色的腹部,雄性表面會有白色的毛髮,而雌性則會有金色、黑色或白色的毛髮。



唇鬚孔蛛屬於蠅蛛科,也被稱為跳蛛科。跳蛛的標誌性外觀之一是牠們有 4 隻眼睛,2 大 2 小,位於頭部(頭胸部)前部,頭部兩側各有 2 隻小眼睛👁️。與許多其他透過結網捕捉獵物的蜘蛛不同,跳蛛的策略完全不同。牠們不會坐著等獵物落入陷阱,而是會主動接近獵物,這時牠們的大眼睛就會發揮作用。牠們的兩隻大眼睛使牠們能夠接收更多的光線,從而看清遠處的事物👓。較小的眼睛僅用於檢測事物移動的信息。作為捕食者,確定自己與獵物之間的距離至關重要。為了實現這種能力,其他動物可以從每隻眼睛接收略有不同的物體影像,然後再用大腦比較這些影像以確定物體與捕食者的距離。然而,跳蛛的雙眼彼此靠得很近,那麼牠們又該如何判斷與獵物的距離呢?牠們開發了一種稱為影像散焦的方法。此方法的工作原理是首先聚焦於具有已知距離的影像,然後接收失焦或模糊的影像。透過比較物體的模糊程度或失焦程度,牠們可以估計物體的距離📷。除了能夠計算距離之外,牠們還能看到從紅光到紫外光。



跳蛛找到獵物後,牠們需要接近獵物。名字最能體現牠們的方法中:跳躍。跳躍在自然界中並不是一個罕見的策略。許多動物,例如蚱蜢、袋鼠、青蛙等都會跳躍。這些動物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跳腿的肌肉很發達💪,但是如果我們觀察跳蛛,牠們的跳腿,也就是最後一對腿,卻很細,而且明顯缺乏肌肉。那麼牠們如何跳躍呢?科學家發現,跳蛛體內擁有一組液壓系統💉,可以幫助牠們的腿在幾分之一秒內從捲曲的位置伸直。雖然跳蛛不織網,但是牠們也能吐絲,但是為了什麼呢?在牠們跳躍之前,牠們會在自己原本所在的位置上附著一條絲。這條絲可以幫助牠們穩定跳躍,確保牠們能夠落在目標上,如果沒有落在目標上,絲就會起到拖繩的作用,讓蜘蛛回到安全的位置。



跳蛛通常捕食各種昆蟲和其他小型節肢動物,如蒼蠅和螞蟻🐜。但對唇鬚孔蛛來說,牠們會捕食一些危險且具挑戰性的生物:其他蜘蛛🕷️,有時甚至是牠們的兩倍大!為了完成如此非凡的壯舉,牠們沒有任何額外的工具,但會事先計劃好狩獵策略。有些科學家甚至形容牠們擁有如獅子一樣各種各樣和適應性強的策略🦁。當唇鬚孔蛛看到潛在的獵物時,即使獵物在其攻擊範圍內,牠們也不會即時發動攻擊。捕獵一隻比牠們體型更大的蜘蛛對牠們來說意味著很多食物🍖,但也伴隨著很高的風險。如果牠們犯了任何錯誤,可能會在與蜘蛛的搏鬥中受傷,甚至被殺死💀。因此,牠們想確保攻擊能夠成功。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牠們會觀察環境並尋找通往最佳攻擊位置的路線。通常會花 3 至 5 分鐘的時間追捕獵物,有的甚至需要長達 10 個小時才能找到最佳的攻擊位置⏳。牠們能找到的最佳攻擊位置之一就是獵物正上方的樹枝,在那裡牠們可以用絲線懸掛下來。 當牠們足夠接近獵物時,就會攻擊獵物。有時唇鬚孔蛛的獵物並沒有處於完美的位置,但牠們不會就此放棄。牠們會撥彈目標蜘蛛的網🕸️,假裝是一隻落在網上的昆蟲,將目標引誘到更好的位置。唇鬚孔蛛還可以透過反覆試驗來解決未知問題,幫助牠們在下次遇到類似問題時提高捕食成功率。


您對唇鬚孔蛛感到驚訝嗎?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並對其他動物感興趣,可以參觀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觀察其他物種的標本。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很有趣,請與您的朋友分享,並繼續關注我們每週發布的引人入勝的生物多樣性帖子!


文:Paco



Commenti


Post: Blog2_Post

訂閱資訊

   多謝你的訂閱!

資助機構

ecf1.png

支持機構

HKU.jpg
logo_new.png

© 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   版權所有   網站《使用條款及細則》

合作機構

Untitled design - 2025-03-18T151026.606.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