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研究 • 教育 • 保存 Research • Education • Preservation
主頁
我們的故事
博物館簡介
博物館歷史
使命
團隊
團體參觀
參觀
預約參觀常見問題
網誌
展覽
聯絡我們
支持我們
籌款活動
實習計劃
More
Use tab to navigate through the menu items.
網誌
All Posts
生態學101
生態講壇
生態趣聞
標本秀
搜尋
標本秀|掠食性”植物”
在大西洋或印度洋-太平洋上漂浮的旋轉馬尾藻中,生物與其環境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魚變成活生生的海藻,在海洋漂浮的森林間輕鬆地翩翩起舞🌲。遊過錯綜複雜的漂浮馬尾藻,經過不同種類的海洋動物,但等等,海藻剛剛吃了一條魚🐟?仔細一看,這不是海藻,而是𝘏𝘪𝘴𝘵𝘳𝘪...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4月8日
標本秀| 叢林巨蟒🐍
緬甸蟒 𝘗𝘺𝘵𝘩𝘰𝘯 𝘣𝘪𝘷𝘪𝘵𝘵𝘢𝘵𝘶𝘴 (Buhl,1820),原生於東南亞熱帶雨林,其分佈範圍北至福建和貴州。牠是香港本土最大的蛇種,通常能達 4 米和 30 公斤🐍 。然而這個物種可以長得更大,一條名為「Baby」的圈養個體大至...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0日
標本秀 | 屠夫鳥
小型鳥類通常被認為是昆蟲或水果的食客,而牠們不像過去的一些恐龍祖先那樣,是以其他脊椎動物為獵物的捕食者。即便如此,伯勞鳥(伯勞科)在這個觀念上算是個例外,因為牠們會以老鼠、青蛙、小蛇甚至其他小鳥為食糧。從這個觀念上,牠們的飲食行為更相似於猛禽。說到這裡你可能會質疑伯勞鳥能夠...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0日
展覽 Exhibition: Blog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