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網誌
搜尋


標本秀 | 昆蟲也愛吃飯🍚?!
在夏天,您是否看過黑色的小昆蟲在您家中爬行或飛來飛去?你第一時間想像會是一隻蚊子或者一些蒼蠅,但我今天想向你介紹的是一種喜歡大米的昆蟲。大米是在亞洲和其他地方非常受歡迎的食材,通常都會加入在日常膳食中。米象(𝘚𝘪𝘵𝘰𝘱𝘩𝘪𝘭𝘶𝘴...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 | 毒隱翅蟲出沒注意⚠️
昆蟲是地球上多樣性最豐富的生物,牠們占據了全球真核生物(多細胞生物)多樣性一半以上。你可能知道甲蟲(鞘翅目)是昆蟲中最多樣性的群體,但你知道哪些甲蟲科是最多樣性的嗎? 隱翅蟲科有數以千計的屬,及超過六萬種已被描述的物種,不僅是繼象鼻蟲科以外最多樣性的甲蟲,也是生物群體中最大...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綠甲奇俠
甲蟲(鞘翅目)是地球上最多樣性的動物(除了微生物之外),每五個已知物種中就有一種是甲蟲。「甲蟲」一詞源自古英文字「biter」,指的是鞘翅目動物良好發育的下顎骨。那麼您聽說過「農場咬魔」- 藍綠象 𝘏𝘺𝘱𝘰𝘮𝘦𝘤𝘦𝘴 𝘱𝘶𝘭𝘷𝘪𝘨𝘦𝘳...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華麗的「魔鬼」
有些生物經常受到不公平的評價,特別是在昆蟲物種。𝘖𝘤𝘺𝘱𝘶𝘴 𝘰𝘭𝘦𝘯𝘴 (O.F.Müller, 1764) 就是其中之一,人們經常把牠與魔鬼聯繫在一起,因此把牠命名為「魔鬼隱翅蟲」。這個名字源於中世紀的迷信,和牠的外表一樣引人注目。今天,讓我們為牠...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龍蝨雖小 九臟俱全
在六七十年代的街上,許多小販會從路燈和排水溝下捉一些黑色昆蟲油炸成小食。有人叫牠「水曱甴」,更有人稱他為「和味龍」。而「牠」就是今天的主角—龍蝨 Dytiscidae。 龍蝨 (龍蝨科 Dytiscidae) 屬於鞘翅目肉食亞目,在全球約有4000多物種,牠們個體大小不一,...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 | 頭搖又尾擺 飛翔境界
您可能認為跳舞是人類獨有的活動,但如果您是我們帖子的忠實粉絲,您可能會預想我們將向您展示會舞蹈的動物。 東方蜜蜂 𝘈𝘱𝘪𝘴 𝘤𝘦𝘳𝘢𝘯𝘢 Fabricius, 1793 東方蜜蜂,𝘈𝘱𝘪𝘴 𝘤𝘦𝘳𝘢𝘯𝘢 Fabricius,...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0日


標本秀 | 不受歡迎的室友
你可能已經注意到最近經常出現在頭條新聞中,床蝨“侵擾”、“爆發”或“失控”等標題。這些標題只會加劇傳播有關床蝨的錯誤訊息❌,所以你對床蝨真正了解多少呢🧐? 首先,床蝨並不是新來的,香港早已存在。對人類造成滋擾的物種是常見床蝨 𝘊𝘪𝘮𝘦𝘹...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0日


標本秀 | 紙中自有黃蜂屋
如果在我們家或工作場所附近有一個黃蜂巢會令人不太放心😱,但是您知道其實並沒有那麼危險嗎🤯 ? 首先,黃蜂(蜂后除外)通常壽命很短🐝,並且大多數只會生存一個季節的時間,然後牠們的巢穴就會被遺棄🏚.。新巢很少會在舊巢附近建造,因此,如非必要是不需要移除廢棄的蜂巢。...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0日


標本秀|強盜蟹的秘密生活🕵️♀️
您們都可能熟悉寄居蟹,牠們生活在小貝殼的家中,一直背在身上搬家旅遊。 並非所有寄居蟹都長得很小,在印度洋和中太平洋島嶼上發現的一種寄居蟹體型很大,尤其是對於一種節肢動物來說。 這種巨大無脊椎動物的就是椰子蟹𝘉𝘪𝘳𝘨𝘶𝘴 𝘭𝘢𝘵𝘳𝘰 (Linnaeus,...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0日


標本秀 | 海底瘋帽子🎩
烈日當空的時候☀️,無論到哪裡我們都不能忘記塗上防曬液或戴上帽子保護自己免於曬傷👒。神奇地,有些海洋生物像我們一樣,無法承受強烈的陽光刺激,所以牠們也有自己的策略去保護自己🛡。雜色角孔海膽 (𝘚𝘢𝘭𝘮𝘢𝘤𝘪𝘴...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0日


標本秀 | 外星屠牛事件?!
🖌️ 花狭口蛙 Kaloula pulchra (Gray, 1831),是一種生活在香港和東南亞大部分地區的姬蛙。 🌏 牠也被引入世界其他地區,如關島和澳洲。牠以各種名稱而聞名,包括“亞洲錦蛙”,甚至“胖蛙”,不是歧視但……你自己看看吧! 🐸...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0日


標本秀 | 小蟾蜍“發射”!
許多動物都身為偽裝大師,與牠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融合得如此之好,幾乎無法將牠們區分開來🤔。今天要介紹的物種是一種蟾蜍,是那些奇妙的生物之一,而牠也展示了一些驚人的秘密。至少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牠成為了動物學界的熱話。 生活在亞馬遜流域水流緩慢的地區,負子蟾,𝘗𝘪𝘱𝘢...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0日


標本秀 | 復仇的毒液☠️
青蛙和蟾蜍這兩個名稱肯定對你們來說並不陌生。 然而,你知道如何區分牠們嗎🤔? 您是否知道蟾蜍實際上只是一種特殊的青蛙🐸? 在介紹另一個令人驚奇的物種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以下這一點。 蟾蜍屬於蟾蜍科,該科的物種特徵通常是皮膚較粗糙,身體較豐滿🤓。這與青蛙通常擁有的更光滑的...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0日


標本秀 | 喜劇之蛇
大部分人喜歡看一部好的戲劇或電影🍿。我們會從中欣賞喜劇演員的表演,但是喜劇不是人類獨有的專利。其實,有些物種同樣是喜劇演員🤡,牠們非常善於欺騙我們和其他物種,但這是為了牠們自己的生存。 今天要介紹的喜劇演員便是三索錦蛇🐍...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0日


標本秀 | 林中之龍🐉
你有沒有曾想過由一棵樹滑翔到另一棵樹🌴?如果你曾想過,相信你可能受到飛蜥屬 (𝘋𝘳𝘢𝘤𝘰 sp. Linnaeus, 1758) 的成員鼓舞,牠們又稱飛蜥,總共有45種物種。飛蜥已將你的想像化為現實,因為牠們皆以在東南亞和印度東南部的熱帶雨林中之間滑翔而聞名。與...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0日


標本秀 | 真實的現代恐龍🦕!
準備來見識地球上最酷的蜥蜴之一——傘蜥🦎!試想像在澳洲內陸漫步🚶♀️時,突然遇到一個看似迷你恐龍的生物。這就是傘蜥,學名為𝘊𝘩𝘭𝘢𝘮𝘺𝘥𝘰𝘴𝘢𝘶𝘳𝘶𝘴 𝘒𝘪𝘯𝘨𝘫𝘪𝘪 (Gray,...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0日


標本秀| 叢林巨蟒🐍
緬甸蟒 𝘗𝘺𝘵𝘩𝘰𝘯 𝘣𝘪𝘷𝘪𝘵𝘵𝘢𝘵𝘶𝘴 (Buhl,1820),原生於東南亞熱帶雨林,其分佈範圍北至福建和貴州。牠是香港本土最大的蛇種,通常能達 4 米和 30 公斤🐍 。然而這個物種可以長得更大,一條名為「Baby」的圈養個體大至...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0日


標本秀|是蚯蚓還是蛇?
外表有時會欺騙人的🤥。乍眼一看,一條像蚯蚓的生物在地上的落葉悄悄移動,但仔細觀察後會發現那其實是一條與眾不同的蛇🐍 —— 鉤盲蛇。 鉤盲蛇 𝘐𝘯𝘥𝘰𝘵𝘺𝘱𝘩𝘭𝘰𝘱𝘴 𝘣𝘳𝘢𝘮𝘪𝘯𝘶𝘴 (Daudin, 1803)...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0日


標本秀|額之呼吸
在印度洋潛水時,一條背部有條紋的細長物體在你旁邊游過。牠到底是什麼呢👀?你可能遇到了青環海蛇 𝘏𝘺𝘥𝘳𝘰𝘱𝘩𝘪𝘴 𝘤𝘺𝘢𝘯𝘰𝘤𝘪𝘯𝘤𝘵𝘶𝘴 (Daudin, 1803)🌊🐍。閱讀以下內容後,你可能會對與這神秘生物的相遇產生新的...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0日


標本秀 | 石龍之獨特尾巴
𝘌𝘨𝘦𝘳𝘯𝘪𝘢 𝘥𝘦𝘱𝘳𝘦𝘴𝘴𝘢 (Günther, 1875) 刺尾岩蜥是一種大型石龍子,原生於澳大利亞州,西部,北部和南部。當你第一次遇到這些生物時,你很可能會被牠們獨特的外表所吸引。牠們的身體穩重,四肢發達,頭很短,尾巴又寬又平,背上有多...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0日
展覽 Exhibition: Blog2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