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網誌
搜尋


標本秀|夏翅再聽
大自然充滿了聲音,尤其在炎熱的季節。然而,在炎炎夏日中有些聲音特別熟悉,比如說蟬發出的響亮鳴叫聲。這聲音對我們來說可能很吵耳,但對雌蟬來說,是一首動人的情歌❤️。這些求偶聲是由成千上萬隻雄性蟬發出的,牠們靠快速振動腹部的鼓膜,以歌聲吸引雌蟬。雄性的歌聲可以達到100分貝,像...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 | 不遠萬里的復活草
您知道有一種小型常綠植物🌱在地球上存活了數百萬年嗎?它被稱為卷柏, 𝘚𝘦𝘭𝘢𝘨𝘪𝘯𝘦𝘭𝘭𝘢 𝘵𝘢𝘮𝘢𝘳𝘴𝘤𝘪𝘯𝘢 (P.Beauv.) Spring,其迷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約 3.33-3.5...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 | 空杯待滿🍵
你知道香港有多少種被發現的植物嗎?由於香港面積細小,加上過往的人為干擾,你可能會認為該土地上只有少數物種和數量的植物。可是,香港竟然記錄了近 3,300 種植物🌴,而且近年來仍有發現新的物種。 香港水玉杯就是最近發現的物種!首次在大埔滘自然保護區記錄,由香港自然探索學會委...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 | 從統治到倖存
今天,我們將向您介紹一種倖存者,一種在香港發現的物種。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數量已經減少,我們希望它能捲土重來,因為它是組成香港森林重要的一部分。 華南青岡高達20米,葉子長7到15厘米,堅果很大,有五塊港幣硬幣那麼長。𝘘𝘶𝘦𝘳𝘤𝘶𝘴...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 |🌳被埋藏的寶藏
板栗 𝘊𝘢𝘴𝘵𝘢𝘯𝘦𝘢 𝘮𝘰𝘭𝘭𝘪𝘴𝘴𝘪𝘮𝘢 Blume 是殼斗科植物,成樹高達18m,屬中型喬木。 如果你想認出它,可以嘗試尋找一些樹枝相對較低、葉子長而尖、邊緣呈波浪狀的樹。 在夏季或初秋時節尋找它的葉子會比較容易,因為該樹是落葉樹,...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 | 豬籠入水 樂而不返
奇異豬籠草 𝘕𝘦𝘱𝘦𝘯𝘵𝘩𝘦𝘴 𝘮𝘪𝘳𝘢𝘣𝘪𝘭𝘪𝘴,是熱帶區域常見的一種食肉植物,廣泛分佈於東南亞及其他地區,從中國到澳大利亞,包括香港在內。 它首先由葡萄牙傳教士João de Loureiro於1790年命名為...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 | 大自然的防火牆與庇護所
木荷, 𝘚𝘤𝘩𝘪𝘮𝘢 𝘴𝘶𝘱𝘦𝘳𝘣𝘢 Gardner & Champ.,這棵雄偉的常綠樹屬於山茶科,在中國南部、日本及越南北部的森林中挺立。這種多年生樹木高達20米,以其灰褐色的樹皮、樹身有縱向的裂縫和橢圓形的皮質葉片覆蓋著,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觀。因...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 | 傑出生態系統工程師
如果您在河流和海岸線旁的地面上看到豆莢,它可能是從水黃皮上掉下來的,𝘗𝘰𝘯𝘨𝘢𝘮𝘪𝘢 𝘱𝘪𝘯𝘯𝘢𝘵𝘢 (L.) Pierre 。該樹種原生於熱帶東南亞、澳洲和太平洋島嶼。儘管其外表普通,但它具有特殊的生態功能,並且具有獨特的生理特性,使其能夠適...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芳香的多用樹
無論在城市還是郊外,香樟樹都被人熟知。然而有另一種樹常常被人們錯認成香樟,卻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些沉默的奉獻者花開花落,默默散發著芬芳。這就是陰香,學名𝐶𝑖𝑛𝑛𝑎𝑚𝑜𝑚𝑢𝑚 𝑏𝑢𝑟𝑚𝑎𝑛𝑛𝑖𝑖 (Blume, 1826)。...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銀杏:如果沒有花 🍂
銀杏 - 𝘎𝘪𝘯𝘬𝘨𝘰 𝘣𝘪𝘭𝘰𝘣𝘢 (Linnaeus, 1771),又稱為白果樹或公孫樹,是一種歷史悠久、獨一無二的樹種。它屬於已存在超過2.9億年的銀杏目,而如今,這個曾經豐富多樣的目僅剩銀杏一枝獨秀。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裸子植物,銀杏展現了驚人...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 | 海葵與牠的寄居蟹車車🚗
我們館內有隻鱗片真寄居蟹 (𝘋𝘢𝘳𝘥𝘢𝘯𝘶𝘴 𝘢𝘳𝘳𝘰𝘴𝘰𝘳 (Herbst, 1796)) 標本,其殼上有類似腫瘤狀的東西,細看發現原來是隱身麗海葵 (𝘊𝘢𝘭𝘭𝘪𝘢𝘤𝘵𝘪𝘴 𝘱𝘢𝘳𝘢𝘴𝘪𝘵𝘪𝘤𝘢...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 | 大胃王珊瑚
海洋在晚上總是有種迷人的魅力,如果你肯放膽欣賞,就會看到海洋生物於晚上鮮為人知的一面。鯊魚和大多數珊瑚都是於夜間活躍,因為晚上是牠們大快朵頤的時間。不過在難以預測的大自然中,總有一些不守常規的存在,例如柱角孔珊瑚 𝐺𝑜𝑛𝑖𝑜𝑝𝑜𝑟𝑎...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 | 沒有腦的腦珊瑚🧠
你知道香港擁有多達 84 種石珊瑚嗎?珊瑚礁有時被稱為“海洋熱帶雨林”,因為牠們代表了複雜且高效率的海洋生態系統。今天的主角屬於腦珊瑚屬 𝘔𝘦𝘢𝘯𝘥𝘳𝘪𝘯𝘢 Lamarck, 1801是石珊瑚目物種之一。石珊瑚的非生命結構是由碳酸鈣或石灰岩製成,擁有其紫色...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 | 珊珊不息
珊瑚是世界上最有趣,亦是最容易被誤解的海洋生物之一 。有些人認為牠們是石頭 ,有些人認為牠們是植物。事實上,牠們是動物 !牠們是肉食性生物,會用觸手捕捉獵物。前段時間,我們向你介紹了腦珊瑚。這次我們來了解香港本地物種之一,十字牡丹珊瑚 𝘗𝘢𝘷𝘰𝘯𝘢...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 | 隨風而行的水手⛵️
夏季海水溫度升高,為水母提供了更有利的環境,促進牠們的生長和繁殖。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在夏天找到更多的水母!在香港,您有很可能發現不同品種的水母,但以下介紹的物種與你平時看到的有點不同,牠們叫做 𝘝𝘦𝘭𝘦𝘭𝘭𝘢...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巨蚌練成記
在印度洋珊瑚礁和潟湖的波光下,住著一個溫柔巨人。牠張開殼,將牠的虹彩色肉伸出殼外。牠在這裡享受着熱帶陽光的溫暖,進行光合作用,繁衍生息🧑🧑🧒。 今天介紹的物種是 𝘛𝘳𝘪𝘥𝘢𝘤𝘯𝘢 𝘨𝘪𝘨𝘢𝘴 (Linnaeus...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 珍珠廠
大多數珠寶都是用金銀等貴重金屬製成的,天然珍珠卻是由生物得來的。您知道鮑魚、蛤蜊或青口也可以製成珍珠嗎?凡是有硬殼的軟體動物也有這種能力,但在自然界中,這可是難得一見的行為!凹珠母蛤,𝘗𝘪𝘯𝘤𝘵𝘢𝘥𝘢 𝘧𝘶𝘤𝘢𝘵𝘢 (A. Gould,...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 | 我眼中的扇貝👁️
如果您是海鮮愛好者,您或有可能品嚐過扇貝(扇貝科 Pectinidae)。𝘊𝘩𝘭𝘢𝘮𝘺𝘴 𝘯𝘰𝘣𝘪𝘭𝘪𝘴 (Reeve, 1852) 華貴櫛孔扇貝是一種常見物種,也被稱為「高貴扇貝」或「南澳金貝」。雖然被命名「金貝」,其外殼顏色實為從橙色、黃色到...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 | 章魚墨魚大比拼
驟眼看過去,相中兩個標本都像章魚(即八爪魚),但其實牠們當中只有一隻是真正的章魚。 兩者都屬於頭足綱(身體兩邊對稱、有個大頭和數個手臂的軟體動物),但被歸類為不同的目——左邊的是薄膜兩鰭蛸 (𝘈𝘮𝘱𝘩𝘪𝘰𝘤𝘵𝘰𝘱𝘶𝘴...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標本秀|🦶💭以腿思考
普通章魚,真蛸 𝘖𝘤𝘵𝘰𝘱𝘶𝘴 𝘷𝘶𝘭𝘨𝘢𝘳𝘪𝘴 (Cuvier, 1797),是一種存在於世上大部分海洋裏的頭足類動物,牠們通常生活在100到150米深海。在南海無處不在,亦是中國海水養殖的主要重點。...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3月13日
展覽 Exhibition: Blog2
bottom of page